“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
说的就是
农历大年三十又称“除夕”。这一天,人们在家中贴对联、“福”字、年画、窗花,挂红灯笼,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祈福。
过春节,贴窗花、逛庙会、除夕守岁是中国南北方都有的传统习俗。
在物质丰富的消费时代,好饭菜是随时可以吃的,衣服平时需要就买,糖吃太多小孩子开始怕蛀牙了,花生、葵花籽、大枣、核桃、水果等随时都能买到,年货却是不知道买什么了。现在,市场商品极大丰富,年货的概念变得难以界定,而办年货也正在成为一种仪式,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感到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的仪式里,传递着温情。
年味其实是无所不在的,在美容院争相办卡的热闹中;在家电卖场中;在新车主握着方向盘带全家人游玩的计划中;在置办新年货带给人们的快乐中。
小时候的年有所不同,那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十分贫乏,但过年是家家户户的大事,似乎一年到头就为这个
“
年
”
,也是要提前准备着。记忆深处许多过年的碎片便逐渐地在脑海里清晰起来。
爸爸出差回来给我们带回来的年货有:甘蔗(很甜)、核桃、大红枣、黑枣、柿饼等、这些都是当时村里的供销社买不到的。爸爸还带回一种放着很响的小红炮,我们姐弟俩在那里把小红炮分开,不等节日的到来,先拿出一部分点着,小炮的“啪”“啪”声伴着我们的欢乐飘向空中。剩余的各自找地方藏好(那时也没有防火意识,鸡窝里、柴垛里都是藏东西的好地方),隔天找出来在放着玩。
记忆中的对联都是自己写,每到年根底左邻右舍的村民们早早地把对联纸送来,妈妈拿出准备好的笔砚根据各家不同情况编词而写。这时,我就是妈妈的小助手,研磨、裁纸、压纸、晾干,再叠好。一幅一幅的写着,屋子里到处弥漫着墨香味。
我最喜欢的是在新糊好的窗户上和擦的明亮亮的玻璃上贴窗花,窗花的花样颇多,有新年快乐、迎春纳福、五福临门、连年有余、五谷丰登、喜鹊登梅、富贵有余,吉祥如意等等。
那年的年三十,吃过年饭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手里提着折纸灯笼,点好蜡烛,趁着空中飞舞的雪花嬉戏玩耍直至灯笼中的蜡烛燃尽,之后便是你家我家跑着玩儿。跑累的小伙伴们聚在一同学的家里听她奶奶讲老辈子的故事。时间在不知不觉地划过,我们几个都东倒西歪的睡着了。等我们醒来时已经天亮,同学几个赶紧给长辈们拜年问好后散去各自跑回家。
审稿:陈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