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墓,青冢——读了翦伯赞的《内蒙访古》,我的心早就向往着这个神奇的地方。某年的夏天,我来到呼和浩特市旅游,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王嫱。
出了市区,展现在我眼前的并不是荒凉的草原。公路两侧,是一望无际的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的沃野。在这个时令,坝下地区的麦子早入库了,而塞外的麦子还都是青的,胡麻也只开着蓝色的小花,微风一吹,泛起一层层蓝波绿浪,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过了大黑河,就隐隐望见蓝天下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绿丘,走近了,才看见土丘周围还环绕着一圈红砖墙。墙外是茂盛的庄稼,墙内是婆娑的杨柳,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进了门,一座庞大的土丘扑入眼帘。它的形状有点像十三陵的宝顶,但比埋葬朱氏皇帝们的宝顶都还要大好几倍。土丘上下,缀满了碧莹莹的芳草,间或还屹立着几棵松柏。
土丘前,是一座汉白玉石碑。在四周翠黛如屏的掩映中煞是显眼。碑上用蒙汉两种文字,刻着董必武
1963年来此参观时的题词:“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这首诗赞颂昭君出塞的功绩,一扫古人对王嫱哀惋的宿见,细细诵读,很有滋味。
据史书《琴操》记载,昭君是“喟然而起,自请远嫁”的。自从她远嫁匈奴,匈汉之间出现了长达五十年的和平局面。封建时代的一个弱女子,能对民族的和睦做出这样的贡献,已经很了不起了。若其老死长安,充其量不过是汉元帝填充后宫的万千民女中的一个,其境遇与现如今相差甚远。
碑的两侧是绿色的长廊,种的全是碑酒花,密密麻麻的枝叶拦住了炎炎的烈日,使人浑身充满了清凉的感觉。长廊的尽头,便是文物展览室。陈列着昭君的雕像,昭君出塞时戴的头冠,以及一些记载着昭君和亲情况的史书等,每一件文物都激起游客对这位奇女子由衷的赞叹。
从展览室出来,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登临土丘的石阶。一步步上行,视线越来越开阔了。我望着墙外坦荡的原野,听着墙内游人的笑语,心海里激荡着澎湃的心潮,“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诗句又回响在我的心头。但是
杜甫老先生恐怕是未曾到这里来过,你看这千古流芳的青冢,世世代代吸引了多少炎黄子孙。就在这土丘的半腰,有个
两米见方的平台,平台上方的土壁上凿了一个类似佛龕的洞空,那就是人们给昭君上香敬献供品的地方。传说很久以前这个青冢很矮,可凡是来给昭君上香的人,都用衣服兜一捧家乡的土培在墓上,以表达对王嫱的怀念。古代交通条件比现在差多了,远道而来的人们宁可扔掉水壶、干粮,甚至棉衣,也不愿丢下那兜泥土。日久天长,这墓就越来越高大了。难怪昭君墓被称为青冢,它覆盖着来自塞外各地的泥土,怎能不万古长青呢?这饱含着人们无限情思的一兜兜泥土,滋育着萋萋的芳草一代代蕃生下来,永远陪伴着她。
一阵凉风吹来,塞外的夏季是这样的凉爽宜人。从呼市方向又开来了几辆旅游车。我知道,这“独留”的“青冢”是永远不会寂寞的。
审稿:陈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