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综
				
					   述
		
			 
		降水
			 
			
				 
		
			 
		2006
		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425.9
		毫米,比上年少
			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
			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
			
				      
			
				                                                                  
			
				 
		水资源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
		42.10
		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
			94.25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
		107.34
		亿立方米,
		比多年平均值
			少
				97.35
				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
				156立
			方米。
			
				                               
			
				 
		供水量
			
				  
		全省供水量
			204.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
			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
			164.69亿立方米
			,其它水源供水量
			0.66亿立方米。
		
			 
		用水量
		
			  
		全省用水量
			20
		4.04
		亿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业用水量
			156.9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
			26.2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
			19.72亿立方米
			,
		 
		生态环境用水量
			1.17亿立方米
			,分别占总用水量的
			76.9%、
			12.9%、
			9.6%、
			0.6%。 总用水量的耗水量
		150.25
		亿立方米, 耗水率
			73.6%。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用水量
			176立方米,人均用水量
			296立方米。
		
			 
		地下水动态
		
			  
			 
		与年初相比,
			2006年末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0.48米。
		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
		深层地下水位
		分别
		平均下降
		
			0.76
			米
		、
			 
				0.57
					
						米 、
			
				1.17米
		。
			
				 
		废污水排放量
		 
		
			  
			 
		全省废污水总排放量
			19.90亿吨。 其中, 工业废水占
			56.7%, 生活污水占
			43.3%。
			
				 
		
			    
		地表水水质
		 
		
			   
		全省地表水水质监测河流(总长
			8874.4公里)中,有水的河段长
			6901.9
			公里。其中Ⅰ
				-Ⅲ类水质河长
				2678.5公里,Ⅳ
				-Ⅴ类水质河长
				1112.7公里,劣Ⅴ类水水质河长
				3110.7公里。
		全省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 
			
				                                              
		
				                
				 
 
	
			二、水资源实况
		
			 
			
				   
		(
		一
			)
		降水量
		
			 
		2006
		年全省平均降水量
			425.9毫米,比上年少
			46.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
			105.8毫米,属偏枯年份。
			
				 
		
			    
		1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2006
		年全省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太行山迎风区南部、运东平原、北四河平原东部地区降水量较多,西北部地区和太行山前平原区降水量较少。
			
				 
		2
		、降水量的时程分配
			
				 
		2006
		年全省连续最大四个月降水量出现在
			5
		~
		8
		月,四个月共降水
			410.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87.0%,其中
			7月降水量最大,为
			139.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29.6%,
			1
		~
		3
		月和
			11
		~
		12
		月五个月降水
			21.4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
			4.5%,降水集中程度较高。
			
				 
			
				 
		(二)
		地表水资源
		
			 
			
				   
		1
		、自产水量
			
				 
		2006
		年全省自产水量
			42.1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15.9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65.0%。各市自产水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均不同程度的偏少。
		
			 
		2
		、入境、出境及入海水量
			
				 
		2006
		年由上游各省、市、自治区流入河北省的地表水量
			26.6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
			15.33亿立方米。入海水量
			3.41亿立方米。 
			
				   
				(
			三
				)地下水资源
				
					 
		2006
		年全省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94.25亿立方米,
		比多年平均值少
			28.32亿
		立方米
			。。与
				2005年比较,全省地下水资源量减少
				15.48亿立方米
			,减少幅度
				14.1%。
		
			 
		
			    
		1
		、平原区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24.50
		亿立方米
		,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偏少
			20.92
		亿立方米
		,地表水体渗漏补给量偏少
			3.26
		亿立方米
		。
			
				 
		2
		、山区
			
				 
		山区地下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6.29
		亿立方米
		,其中秦皇岛、保定两市偏少幅度较大,分别为
			34.3%和
			34.0%。邢台市比多年平均值偏多
			24.5%。
			
				 
		
			               
		            
			
				 
		(
			四)水资源总量
				
					 
		2006
		年全省水资源总量
			107.3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
			27.23亿立方米,
		比多年平均值
		少
			97.35亿立方米。全省平均产水系数为
			0.13,产水模数为
			5.72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
			
				 
			三、蓄水动态
				
					 
		(
			一)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06
		年末省辖大中型水库蓄水
			23.62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蓄水
			5.20亿立方米,其中
			18座大型水库年末比年初少蓄水
			4.81亿立方米,
			39座中型水库减少蓄水
			0.39亿立方米。此外,白洋淀年末蓄水
			0.62亿立方米。海委所辖潘家口、大黑汀、岳城水库年末蓄水
			18.87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蓄水
			2.75亿立方米。
			
				 
		(
			二
				)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1
		、浅层地下水动态
			
				 
		2006
		年
			12月底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
			
				15.21米。与上年同期比较: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0.48米。
			2006年河北省平原区蓄水变量减少
			30.38亿立方米。
			
				 
		
			    
		2
		、深层地下水动态
			
				 
		2006
		年底沧州深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
			
				58.42米,衡水
			
				56.61米,邢台中东部平原
			
				52.81米。与上年同期比较:衡水、沧州、邢台中东部平原分别下降
			
				0.76米、
			 
				0.57
					
						米 、
			
				1.17米。
		 
				
					 
		
			 
		3
		、地下水漏斗概况                
			
				 
		
			   
		(
			1)浅层地下水漏斗
			
				 
		
			 2006
		年底,河北平原区(京津以南)比较大的浅层地下水漏斗有高蠡清漏斗、肃宁漏斗、石家庄漏斗、宁柏隆漏斗、天台山漏斗等。其中宁柏隆漏斗面积为
			1767平方公里,中心地下水埋深
			
				60.63米
			,地下水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2.73米;石家庄漏斗面积
			408平方公里,中心地下水埋深
			
				50.20米,地下水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1.30米。
			
				 
		
			   
		(
			2)深层地下水漏斗
			
				 
		冀枣衡漏斗:中心位于衡水市东滏阳。
			 2006年底中心地下水埋深
			83.93米,地下水位比上年同期下降了
			0.29米;漏斗区边缘等水位线为
			-40米,封闭面积
			1291平方公里,较上年同期增加
			34.0平方公里。
			 
				 
		沧州漏斗:中心位于沧县东关。
			2006年底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
			90.39米
			, 地下水位比上年同期上升了
			4.08米
			,-60米等水位线封闭漏斗面积
			1467平方公里
			, 与上年同期持平。
			
				 
			四、水资源开发利用
		
			 
			(
			一)供水量
			
				 
		2006
		年全省总供水量
		204.04
		亿立方米,比
			2005年增加了
			3.57亿立方米。在供水量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
			38.6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
			164.69亿立方米
			,污水处理回用量和雨水利用量为
			0.66亿立方米。
			
				 
		(
			二)用水量
				
					 
		2006
		年全省总用水量为
			204.04亿立方米 ,比上年增加
			3.57亿立方米。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
			143.57亿立方米 ,林牧渔畜用水量
			13.35 亿立方米 ,工业用水量
			26.23亿立方米 ,城镇公共用水量
			2.92亿立方米 ,居民生活用水量
			16.8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
			1.17亿立方米。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量比上年分别增加
			2.76亿立方米和
			0.55亿立方米。
			
				 
		(三)重要城市的供水量和用水量
			
				 
		2006
		年省内十一个设区市城区及近郊区的总供水量为
			28.72亿立方米,占全省总供水量的
			14.1%。供水量最多的是唐山市,为
			9.84亿立方米,石家庄市供水
			量次之,为
			3.88亿立方米,沧州市供水量最少,仅为
			0.70亿立
			方米。
				
					 
		(四)用水的耗水量及耗水率
			
				 
		2006
		年全省净消耗水量
			150.3亿立方米,
			平均耗水率为
			73.6%。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
			111.60亿立方米,耗水率
			77.7%;工业耗水量
			14.94亿立方米,耗水率
			57.0%;生活耗水量
			12.27亿立方米,耗水率
			58.7%;林牧渔畜耗水量
			11.44亿立方米,耗水率
			85.7%。
			
				 
 
		五、水质评价
			
				 
	(一)废污水排放情况
		
			 
	2006
	年全省废污水排放量为
		19.90亿吨(统计
		32561个企业)。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
		11.28亿吨,占全省废污水总量的
		56.7%;生活污水排放量
		8.62亿吨,占全省废污水总量的
		43.3%。
		
			 
	全省废污水处理量为
		8.50亿吨,处理率为
		42.7%。达标排放量
		7.75亿吨,达标率
		38.9%。海河南系废污水达标排放率为
		40.0%。
		
			 
	(二)地表水质状况
		
			 
	1
	、河流
		
			 
	河北省
		2006年地表水质总监测河长为
		8874.4公里,其中
		1972.5公里河干。在有水的
		6901.9公里河流河段中,Ⅰ~Ⅲ类水质河长
		2678.5公里,Ⅳ~Ⅴ类水质河长
		1112.7公里,劣Ⅴ类水水质河长
		3110.7公里。
		
			 
	全省地表水污染仍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超标指标及其超标率为:氨氮
		53%、化学需氧量(包括高锰酸盐指数)
		53%、硫化物
		26%、挥发酚
		23%;但也有重金属类超标,主要超标指标及其超标率为:总镉
		10%;另有氟化物超标率
		29%。
		
			 
	2
	、大型水库
		
			 
	2006
	年全省监测的大型水库
		19座,其中
		4座水库评价为Ⅱ类水质, 
		11座水库评价为Ⅲ类水质,
		2座水库评价为Ⅳ类水质,
		2座水库评价为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按照富营养化程度评价,除横山岭水库为中度富营养外,其余各水库均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评分值在
		44.8~
		65.9之间。
		
			 
	3
	、 洼淀
		
			 
	2006
	年白洋淀年度、枯水期及丰水期水质均评价为劣Ⅴ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
		,超标倍数在
		0.6~
		10.1之间。营养状况评价各时期均为中度富营养,
		6~
		9月营养评分值为
		77.8。
		
			 
	千顷洼丰水期评价为Ⅴ类水质,年度、枯水期均评价为劣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硫化物、高锰酸盐指数
		,超标倍数在
		0.2~
		6.6之间。营养状况评价各时期均为中度富营养,
		6~
		9月营养评分值为
		70.1。 
		
			 
		六、重要水事记录
	
		 
	(
	一
		) 旱情及洪水灾害
		
			 
	2006
	年春季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1~
		4月全省平均降雨量仅
		1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
		54%,全省春季最大受旱面积
		2413千公顷,干枯绝收
		16千公顷,高峰时季节性饮水困难人口达
		86万人。
	
		 
	2006
	年汛期,全省各主要河道共出现洪峰流量
		139站次,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滹沱河支流冶河平山水文站的
		269立方米
		/秒。山区出现洪水虽次数多,但量级小,时间短、产水少,基本上都被大中型水库安全拦蓄。由于出现局部强对流天气较多,张家口、承德等
		9市
		49县先后遭受暴雨风雹灾害。全省因洪涝受灾面积
		58.4千公顷,成灾面积
		21.2千公顷,绝收面积
		5.98千公顷,受灾人口
		60.1万人,因灾死亡
		2人,倒塌房屋
		515间,直接经济损失
		1.98亿元。
		
			 
	(二)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
		
			 
	1.
		建立了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对机制。
	省水利厅成立了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通知》。
		
			 
		2.
		建立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
	
		3
		月
			1日
	,省政府曹振国副秘书长主持会议,议定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由省水利厅牵头,省环保局、省建设厅和省卫生厅参加,各部门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联席会的功能在于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等重大问题上的协调,为省政府提供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的决策建议。
		
			 
		3.
		加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与水质动态监测,按旬发布水质通报。
		2006年有十个设区市建立了水质通报(旬报)发布制度。另外,部分扩权县也发布了水质通报。
		
			 
	4
	.开展了全省钢铁企业取水许可专项检查。省水利厅印发了《关于开展钢铁企业取水许可专项检查的通知》。
		3月
		23~
		
			4月
			4日,分别由梁建义副厅长、马林副巡视员和省人大常委会郑连生委员带队组成
		3个检查组,对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邯郸、邢台
		9个市的钢铁企业贯彻落实取水许可等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检查发现了钢铁企业在取水许可等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了整改。
		
			 
	5.
		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年活动。
	省政府研究确定
		2006年为“河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年”,正式成立省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机构。领导小组由主管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和省水利厅厅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建设厅、农业厅、教育厅、环保局和质监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负责协调解决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在省水利厅设办公室和技术指导小组。
		
			 
		6. 
		召开了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
	
		6
		月
			15日
	,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会议在廊坊市召开,会议由梁建义副厅长主持,韩乃义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高而坤司长到会指导。会议强调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抓好的六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通过水利部审查。
	
		1
		月
			12日
	,水利部组织召开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钢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专家审查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河北省水利厅、唐山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首钢总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胡四一副部长到会并讲话。会上组成了由陈志恺院士、王浩院士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审查组。审查组肯定了该项水资源论证工作,通过了论证报告。
		
			 
		8. 
		召开了全省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会议。
	4
	月
		17~
		18日,省水利厅、南水北调办公室联合主持召开了全省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南水北调受水区各设区市对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情况汇报,分析了当前水资源工作形势,强调了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征收工作的几点意见,即进一步提高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的组织领导;搞好部门配合确保征收工作顺利开展;突出重点,确保征收任务的顺利完成;认真学习法规政策,做好
		2006年的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工作。
		
			 
		9.
		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学习《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6
		月
			9日
	,省水利厅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学习贯彻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厅中心组成员,厅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各设区市、扩权县(市)水务(水利)局的主管局长和水资源与节水管理机构负责人参加了学习。学习活动由韩乃义厅长主持,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高而坤司长主讲。
		
			 
		10
		.向北京供水。
	由于
		2006年永定河、潮白河流域降水量较枯,北京市水源地官厅、密云两水库的入库水量偏少。为缓解北京市工农业、居民用水困难,
		2006年
		10~
		11月,河北省从壶流河水库、洋河水库、友谊水库、太平庄水库分别向官厅水库补水。本次补水河北省共向北京市供水
		0.33亿立方米。
		11.引黄济淀。
		2006年汛末,华北明珠
	“
	白洋淀
	”
	再次面临干淀危险,为此,于
		11月下旬启动了引黄济淀工程。
		
			11月
			24日,位于山东省境内的位山闸开闸放水,对我省的白洋淀、衡水湖、大浪淀等进行补水。此次引黄入冀水量
		3.43亿立方米,其中白洋淀实际入淀水量
		1.00亿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