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冬今春本市降水较常年偏少,旱情将逐渐显示,抗旱工作不容忽视。
		
			 
		降水量:
	据全市雨量观测站网资料统计计算,自去年
		11月至今年
		2月底,全市平均降水量为
		
			25.1mm,比多年同期平均值(
		
			24.7mm)偏多
		1.6%。从行政分区看,故城县平均降水量最大为
		
			34.9mm,其次是景县平均降水量为
		
			33.9mm,安平县平均降水量最小为
		
			13.0mm
		
			 
		地表水:
	至
		2月底,全市
		10余条主要河、渠部分河段蓄水,蓄水量较上年偏多,河渠总蓄水量为
		5130万
		m3(不包括衡水湖蓄水量),比多年平均同期蓄水量(
		2590万
		m3)偏多
		98%,比上年
		2月底多蓄水
		620万
		m3。从各河渠蓄水情况看,滏东排河蓄水量最大为
		900万
		m3,其次为滏阳河蓄水量为
		800万
		m3。
		
			3月
			1日,衡水湖蓄水量为
		9249万
		m3,其中大库蓄水量为
		7866万
		m3。
		2014年
		1~
		2月底全市过境水(不包括引黄过境水)
		2025万
		m3,全部为滏阳新河过境水量。
		
			 
	据
		2月初的水质化验资料分析,我市河道除滏东排河(冯庄)Ⅱ级、清凉江(马朗)Ⅲ级、滏阳河(南外环桥)Ⅳ级水质稍好外、其它河渠水质污染较重
		,全部为劣Ⅴ类,主要污染物质为氨氮、挥发酚、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等。
		
			 
	引黄水量:自引黄开始到
		2月中旬,引黄入境共计
		2.25亿
		m3,衡水湖引蓄毛水量为
		0.633亿
		 m3。缓解了我市工业用水的紧张状况。
		
			 
	石津渠引水:石津渠引水:
		2014年春季石津渠计划引水时间为
		3月上旬到
		4月底,我市的深州、冀州、桃城区三县市区将引石津渠水灌溉
		,预计引水量约
		1.2亿
		m3。
		
			 
		地下水:
	据浅层地下水观测井资料统计计算,
		2月底全市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为
		
			11.60m,与去年同期比较,全市平均埋深普遍增大,全市平均增幅为
		
			1.36m。其中武强县增幅最大为
		
			2.35m,冀州市平均埋深增幅最小为
		
			0.60m。本年度
		2月底与上年底比较,全市地下水埋深平均减小了
		
			0.22m。除武强县、桃城区和深州市平均埋深分别增大
		
			0.41m、
		
			0.27m和
		
			0.17m外,其它县、市平均埋深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武邑县、饶阳县平均埋深减幅较大分别为
		
			1.43m和
		
			1.18m,冀州市减幅最小为
		
			0.01m。 
		
			 
	从区域动态看,
		2月底安平县中角一带浅层地下水埋深最大为
		
			38.68m;武邑崔庄一带埋深最小为
		
			2.50m。
		
			 
	据全市深层地下水观测井资料统计计算,我市
		2月底深层地下水平均埋深为
		
			65.58m。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市深层地下水平均埋深普遍增大,全市平均增幅为
		
			8.27m。其中阜城县和武强县深层地下水埋深增幅较大为
		
			11.78m和
		
			11.14m,安平县深层地下水埋深增幅最小为
		
			1.31m。
		
			 
	2
	月底与上年底比较,各县、市深层地下水埋深普遍减小,全市平均减小
		
			7.39m。其中武邑县平均埋深减幅最大大分别为
		
			12.49m;安平县平均埋深减幅最小为
		
			1.03m。
		
			 
	从区域动态看,
		2月底景县八里庄一带深层地下水埋深最大为
		
			93.78m;安平县东呈干一带埋深最小为
		
			25.67m。
		
			 
	从衡水市地表水量和地下水位分析看,蓄水情况较好,近
		4个月降水接近于常年,但
		2014年全市降水量明显偏小,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
		
			308.5mm,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
		39.5%。春旱是我市的主要自然灾害,随着天气转暖,土壤失墒较快,春季旱情将进一步加重。从近日调查情况看,我市境内虽然有一定量的河渠蓄水,但由于面分布不均匀且水质较差,地下水的超采仍然不可避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非常突出。对水资源仍要坚持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的方针,最大限度地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审稿:韩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