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文信息不断提出新要求,水文观测项目和内容不断增加,对观测手段和方法以及水文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水文监测技术自动化的发展。
在水文监测系统中,常常需要对众多的站点点进行实时监测,大部分监测数据需要及时发送到管理中心的后端服务器进行处理。由于监测点分散,分布范围广,而且大多设置在环境较恶劣的地区,通过电话线传送数据往往事倍功半。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成为水文部门选择的通信手段之一。污染源监测设备可将采集到的污染数据和告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及时发送到水文监测部门,实现对水质的及时监测,可以大大提高水文部门的工作效率。
一、水文监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
、 水文监测的范围与内容:
水文监测是水文传感器技术与采集、存储、传输、处理技术的集成。
监测范围: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参数。
监测内容:水位、流量、流速、降雨(雪)、蒸发、泥沙、冰凌、墒情、水质等。
2
、 人工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从水文传统的人工监测技术分析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 记录方式以模拟方式为主,就是数字方式记录的也很难方便的输入计算机处理;
(
2) 据处理基本靠人工处理判断,费时易错;
(
3) 水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较差,无法适应现代水文的需求。
无线网络的优点:
1
、可靠性高:
无线网络采用面向连接的
TCP协议通信,避免了数据包丢失的现象,保证数据可靠传输。中心可以与多个监测点同时进行数据传输,互不干扰。
2
、实时性强:
无线网络监测数据中心可以多个监测点之间快速,实时地进行双向通信,很好地满足系统对数据采集和传输实时性的要求。
3
、监控范围广:
无线网络已经实现全国范围内覆盖,并且扩容无限制,接入地点无限制,能满足山区、乡镇和跨地区的接入需求。
因此
,采用无线网络构建水文数据采集系统,很好地满足水文信息采集的需求,加速了水文事业的发展。
审稿:郭兰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