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全省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评价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
8年。跨入新世纪,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2008年全省
GDP达到
16000亿元,比
2000年的
5076亿元增长了两倍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要靠水资源来支撑的。河北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省份,水资源可利用量先天不足,水污染严重,有限的水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水需求矛盾相当突出。对新世纪以来全省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摸清水资源变化态势,掌握开发利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量的变化
1
.降水量
2000
~
2008年河北省平均年降水量
476.9mm,其中,
2003年、
2004年、
2008年为平水年,降水量分别为
559.1mm、
523.3mm、
557.7mm;其余
6年,有
3年属枯水年、
3年属偏枯水年。
2002年、
2001年、
2006分别列
1956年以来枯水年的第五、第七、第十位。
2000
~
2008年平均降水量与多年平均(
1956~
2000年)年降水量
531.7mm比较
,降水量减少
54.8mm,减少
10.3%。
仅
2003、
2008年降水量略高于多年平均值,其它年份都不同程度的少于多年平均值,其中
2001年、
2002年分别减少
20.3%、
26.7%。
2000
~
2008年平均降水量从行政分布上,降水量最大的是秦皇岛市,为
547.2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18.6%,其次是唐山市,为
540.7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16.5%;最小的是张家口市,为
395.5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5.8%。
由此可见,进入
21世纪以来河北省降水量基本上以枯或偏枯为主,形成了
自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枯水年组
。
2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用自产河川径流量表示,其来源就是降水量。但径流受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比降水量还要剧烈。
2000~
2008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
50.6亿
m3,比多年平均值
120.2亿
m3减少
57.9%。其中减少最多的是
2002年,地表水资源量仅有
30.3亿
m3,只有多年平均值的
25.0%;
2001、
2003、
2005~
2007年
5年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系列偏少都超过
50%,
9年中地表水资源量最大
2008年,也只有
67.1亿
m3,偏少了
44.2%。
2003年降水量虽然比多年平均值偏多
5.2%,但地表水资源量却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61.3%。
3.
地下水资源量
2000
~
2007年地下水资源量均值为
108.1
亿
m3
,与多年均值比较减少
14.1
亿
m3
,减少幅度明显小于地表水。
其中,
2001、
2002和
2006年小于
100
亿
m3
,最少的
2002年只有
75.8
亿
m3
。而
2003和
2004年略大于多年均值,分别为
135.8
亿
m3
和
131.1
亿
m3
。
4
.
水资源总量
2000
~
2008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131.2亿
m3,比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204.7亿
m3偏少
35.9%。其中
2002年最少,偏少
57.9%,
2008年最大,但也偏少
17.9%。
5
.入境水量
2000
~
2008年平均入境水量
27.3亿
m3(其中包括引黄入境年平均水量
4.3亿
m3以及
2004年的引岳城水库补给白洋淀水量
3.9亿
m3)。比多年平均入境水量
49.8亿
m3减少
45.1%。入境水量最少的是
2002年
16.8亿
m3比多年平均偏少
66.2%,其中引黄入境水量
4.4亿
m3。
表
1
2000年以来全省水资源量变化情况表
|
|
|
|
|
|
年份
|
降水量
|
地表水
资源量
|
地下水
资源量
|
水资源
总量
|
入境水量
|
|
(
mm)
|
(亿
m3)
|
(亿
m3)
|
(亿
m3)
|
(亿
m3)
|
2000
|
478.0
|
63.5
|
118.1
|
147.4
|
30.1
|
2001
|
423.8
|
47.5
|
93.0
|
110.3
|
17.5
|
2002
|
390.0
|
30.1
|
75.8
|
86.2
|
16.8
|
2003
|
559.1
|
46.5
|
135.8
|
153.1
|
35.5
|
2004
|
523.3
|
61.3
|
131.1
|
154.2
|
38.9
|
2005
|
472.5
|
58.0
|
109.7
|
134.6
|
27.3
|
2006
|
425.9
|
42.1
|
94.3
|
107.3
|
29.1
|
2007
|
461.5
|
39.1
|
107.2
|
119.9
|
23.1
|
2008
|
557.7
|
67.1
|
—
|
168.0
|
27.6
|
均值
|
476.9
|
50.6
|
108.1
|
131.2
|
27.3
|
多年平均
|
531.7
|
120.2
|
122.6
|
204.7
|
49.8
|
由上述资料可见,
2000~2008年河北省遇到了自上世纪
50年代以来连续最枯的枯水年组,降水量减少了
10%,而地表水资源量减少高达
60%,入境水量也减少了
50%。这对全省地表水的开发利用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平原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1.
浅层地下水动态
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由
2000年的
12.65m增大到到
2008年的
15.57m,地下水位平均下降速率
0.36m
/a,与
1991-2000年时段下降速率基本相同。下降趋势山前平原区大于中东部平原区。
山前平原区:
2008年年底地下水埋深
25.41m,与
2000年同期比较,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下降
6.16m,平均年下降速率为
0.77m
/a。
比
1991-2000年期间年下降速率增加
0.12m
。其中石家庄市下降幅度最大为
7.36m,平均每年下降
0.92m。山前平原区典型站浅层地下水埋深过程线见图
1。
中东部平原区:
2008年底地下水位埋深
8.88m,与
2000年同期比较,全区平均下降了
1.39m,平均年下降速率为
0.17m
/a。比
1991-2000年期间年下降速率减少
0.09m。
滨海平原:滨海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多为微咸水、咸水区,浅层淡水分布范围较小,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不大。
监测表明,中东部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动态比较平稳,但作为主要开采区的山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位仍在加速下降,下降速率明显加大。
2. 深层地下水动态
2008
年底深层地下水位埋深邢台市中东部平原平均为
53.67m,衡水市平均为
55.14m,沧州市平均
55.72m。
2008年底与
2000年同期比较,地下水位略有上升。
2003
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展城市自备井关停与地下水限采工作的通知》
(冀政
[2005]59号
),各市积极制定了城市自备井关停的有效措施,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
3.
地下水漏斗
浅层地下水漏斗:
2008年河北平原区有浅层地下水漏斗
11个,漏斗总面积
4052km2。比较著名的有石家庄漏斗和宁柏隆漏斗。
石家庄漏斗
2008年中心埋深
50.97m,漏斗面积
404km
2。与
2000年同期比较
,面积扩大
35.6km
2,中心水位下降
9.05m,平均年下降速率
1.13m
/a。
宁柏隆漏斗
2008年中心埋深
61.90m
,面积
1956km
2。与
2000年同期比较
,面积扩大
955.75km
2,中心水位下降
13.25m,平均年下降速率
1.66m
/a。
深层地下水漏斗:河北中东部平原区形成的深层地下水漏斗有沧州漏斗、青县漏斗、黄骅漏斗、任丘漏斗、冀枣衡漏斗、廊坊漏斗、霸州漏斗等,总面积约
4.4万
km2。影响较大、形成时间较长的深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主要有冀枣衡漏斗和沧州漏斗。
冀枣衡漏斗
2008年底面积
2001km2,漏斗中心埋深
76.78m。与
2000年同期比较,面积增加了
160km2,中心水位下降了上升了
0.56m,几乎接近持平。
沧州漏斗
2008年底漏斗边界
-60m等水位线封闭面积
1370km2,漏斗中心埋深
81.33m,与
2000年同期比较,
-60m等水位封闭面积增加了
474.7km2,中心水位上升了
12.66m,平均年上升速率
1.58m/a。
浅层地下水位漏斗仍在发展,深层地下水位漏斗面积在增加,但由于关停城市自备井措施的落实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开展,漏斗中心水位得到相应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