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根据厅党组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活动的开展,对我省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有以下思考和分析:
一、走大水文发展之路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和谐社会的呼唤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提纲挈领,相辅相成,从根本上回答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河北水文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需要对水文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自建国以来,我国的水文事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服务的对象、内容、水平和能力也都不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水文事业刚刚起步,水文设备、手段都比较原始落后,水文服务的定位,主要是为水利工程服务,为防汛抗洪服务;七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加大问题,水文服务的内容又扩大了,开始研究水资源问题,开展了水资源调查、评价、调控、配置方面的工作;水文的设备、手段有了一定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的治理力度,提出了加强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这时,水文事业的服务对象与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是加强了水质监测力度,仅我省水文部门就建设了
11个标准化检室,增加了地下水监测内容,监测站点由
156个增加到
652个;还开展了旱情、城市水文的监测,水体藻类、生态方面的监测与研究。二是服务对象也不再单是水利部门了,开始了企业水平衡测试、水资源论证、河道采砂论证等工作,近期还将要开展水文资料使用审查,行使这项政府行政审批职能。可以说,我省的水文事业经过
5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工程水文、资源水文、生态环境水文三个阶段,从一个单一为防汛抗洪服务的水文,发展到今天能为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水生态建设、人饮安全、地下水采控、地表水配置、水文资料使用等方面服务的水文。
目前,我省水文走什么样的道路,如何发展,是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我们又一次面临历史的抉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对服务的对象和服务的内容等进行正确的定位。服务的对象是全社会,不能仅仅限于水利部门内部;服务的内容是社会需要水文部门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所有的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定位,这就是新时期大水文的发展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水文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个行业的水文,水文必须根植水利,依托水利,面向全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好最大可能的服务。”走大水文发展的道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和谐社会对水文的呼唤,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大水文发展之路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大水文的发展思路是:“跳出水利看水文,立足水利谋发展,紧跟政府寻需求,瞄准社会找突破。”也就是说,要跳出水利的小圈圈,根据自身的优势、特长,找政府,找社会发展急需的问题去解决。水文部门要发展,光靠哭穷不是办法,要靠优质的服务和成果,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做到贴紧水利,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服务;关注民生,为解决涉水事件热点、难点问题提供实时服务;面向社会,为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走大水文发展之路应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建立一支队伍,打造四大体系是大水文的能力要求。就是说,要有一支忠于职守、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要打造先进完善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监测体系;快速可靠的水文水资源传输体系;科学准确的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及分析体系;便捷高效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储存、提供体系。一个有生命力的组织,必须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组织,一个能够不断学习创新的群体,必定有着无限的生命力。水文工作者只有坚定不移的走大水文发展之路,打造“四大体系”,不断拓宽水文服务领域,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和努力工作,才能真正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水文事业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大水文服务的目标是“更全、更准、更快、更新”。就是说,水文服务以全、准、快、新为总要求,始终追求完美,努力攀升理想服务的顶点,努力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
走大水文发展之路,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些措施是一个不断完善与创新的过程。从领导这个层面上来讲,应该体现“班子建设是关键,能力建设是基础,人力队伍建设是保证,开拓创新是根本”这条原则。从内部管理分类层面上来讲,措施应体现“水情工作是核心、监测工作是基础,水资源水质是支柱,信息化是保障、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根本。”从发展层面来讲,措施应体现逐步实现技术服务型水文向服务导向型水文转变,数据服务型水文向成果服务型水文转变,水利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
二、目前我省水文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具体问题
按照发展大水文的思路、能力、目标和措施的要求,对照我省水文系统目前发展现状,在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发现了一些影响水文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分述如下:
(一)水文能力建设滞后,制约和影响了水文工作的开展
近五年,上级逐渐重视对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部分水文基地和水文的测报环境得到初步改善,测报能力得到加强,但这些建设仅是初步的,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水平仍然较低,不能满足向社会服务的需要,主要
在以下七方面存在不足:
一是
满足水资源配置、水权分配与监管(包括地下水、省界断面等)的需要;二是满足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监控的需要;三是满足广大山区人民防洪安全的需要;四是满足城市防洪的需要;五是满足抗旱工作(包括土壤墒情、枯水河道等)的需要;六是满足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的需要;七是满足突发性水事件应急监测的需要。
1
.水文站网不足。
我省现有在册的水文站
137处,水文测站的监测任务书修订受到限制,这些水文测站大都有是六七十年代设立,功能不全,观测项目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由于河道变迁、水利工程建设等,已有
38处水文站受到严重影响,没有及时建立新的水文站,使这些站网丧失了监测功能,影响了水文资料的收集。各类专用于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的实验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目前,除原有的冉庄、衡水实验站艰难维持之外,没有再发展,一些适用于河北的水文水资源参数无法获得。而适应水利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态监测站、城市水文监测站等没有建立起来,形成了空白。解决水文基层驻站观测困难的各类水文巡测站,只是在表面形式提了一提,至今没有真正提到议事日程,无法真正开展。新增的一些水文调查断面,无力开展工作。
雨量站网、地下水站网、水质站网不足。雨量站网站点数量不足,我省现有
1072处雨量站,这个数量多年保持不变,没有发展新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经济社会的需求,尤其泥石流容易发生的山区、中小型水库上游等
城市及暴雨中心区等
,调整和增设雨量站点势在必行;地下水站网站点分布不均,全省现有
地下水位观测站
1167处,其中深井
178处,浅井
679处,地下水位巡测井
229处和地下水开采量监测井
81眼,在运东等超采区缺少深层地下水监测站,不能为遏制地下水超采问题提供监测数据
;水质站网数量不足,全省仅有
水质监测站
653处,在
主要饮用水水源地、行政区域界河等缺少监测站点。
2
.水文基础设施和仪器标准不高。水文基础设施虽然经过两次大的投入,部分水文基础设施得到改造,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在的“三年大变样”工作,仍有保定、石家庄、唐山三处水文基地需要异地搬迁重建,秦皇岛需要新建,省局、承德水文基地需要改造。
24处水文站未曾改造需要新建,
38处受水利工程、城市建设等影响的水文站需要重建。而改造的水文基地和水文站大部分是“撒芝麻盐”的性质,仅仅解决的是关系人身安全的应急问题,建设标准不高,没有从根本上,按照
《水文测站技术装备标准》
一次性解决问题。
水文监测设施以河南水文局为例,河南共有缆道
73座,其中电动缆道为
69座,占
95%,而我省电动缆道的改造率尚不足
10%。先进的水文仪器
ADCP、
GPS等也仅有几台,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水文监测仪器以上海水文总站为例:上海有水文站
14处,
ADCP22台,每站平均
1.5台
,而我省
137处水文站仅有
ADCP2台。水质监测仪器以广东省水文局为例,广东拥有的气质联动仪、流动注射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三台仪器就能够全部完成水质监测常规项目,并且分析时间短,尤其在应对突必水污染事件上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三台仪器的造价为
300万元,在我省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3
.水文报汛手段落后。
因为经费紧张,我省水文自动化程度推进缓慢。全省范围内,尚有
6处水情分中心和
5处旱情分中心未能立项,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远远不能覆盖全省。以前建设的
5处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已经超过运行年限,仪器故障频发,维持运行十分困难。全自动测流缆道、水质自动监测站、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等各有
1处或者几处,仅是示范性的,离雨水情、地下水、水质、水资源、旱情五大水文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标准还相去很远,不能达到现代化的测报要求。可以说,河北的报汛设备中,数据采集设备严重落后,网络覆盖不全、不畅,形成了采集源头弱小,后台接收强大,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
(二)基层水文职工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存在“四大难”问题
1
.基层职工环境艰苦,工作辛苦。水文站受工作性质限制,多设在荒远偏僻、交通不便之地。据统计,全省
137处测站中仅有
25处设在距离城市或者县城较近(距离城市
10公里以内)的区域,其他
112处均远离城市。水文站人员少,有的站上仅有一名正式职工,工作内容单一,大部分水文站由于工作性质,仍然需要涉水测流,危险性大,安全系统低,并且劳动强度大的时期又高度集中在汛期,洪水来时,没有节假日,基层职工环境艰苦,工作辛苦。
2
.基层职工生活清苦。四大难问题仍然严重。
一些职工因长期在偏僻的测站居住,所以这些职工的住房难、结婚找对象难、看病就医难、子女就业入学难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以“住房难”为例:
1992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时,应当享用而没有享用到福利分房的测站职工有
180人,占测站职工人数的
33%。特别是在我省的张、秦、唐地区,部分测站职工因无处安家,久居水文站,一直挤占生产用房,这些房屋又不属于住宅,不能由职工购买,造成测站用房紧张。由于工作需要,水文站大都设在偏远的地区,部分测站因地处山区或农村,职工没有专用饮用水井,只好饮用水质不达标的河水或远赴几里之外取用地下水。虽然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全省仍有
32处水文站存在吃水困难问题。
3
.基层职工思想不稳。限于上述“三苦”的情况,许多职工,特别是近几年新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极不愿意驻守在基层测站,每年汛前,需要层层动员,才能保证基层测站人员的相对稳定。在基层测站工作的职工的思想意识、工作行为等受环境限制,与“大水文观”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他们的这种差距,客观上也阻碍了我省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进程。
(三)职工的劳动技能与水文发展现状不相适应
近几年,针对水文系统职工队伍现状,我局采取了“学长促出”、计算机考试、软件比赛、应急测报能力比赛、水文勘测工技能大赛、评选十佳科科技青年、编写知识读本等多种活动和举措,但职工的劳动技能与水文发展现状仍然不相适应,主要原因和表现有以下两个方面:
1
.相当一部分职工劳动技能与发展了的水文不相适应。
面对水文新的技术革命,老一代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在新仪器、新的测验方法面前很不适应,掌握不了新技术;新参加工作的职工,虽然有新知识,但在测站艰苦的环境中工作不踏实,理论和实践想脱节,致使基层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另外,职工队伍中女职工比例较大,目前全省在职女职工已达
228人,占
21%,她们在适应野外水文勘测环境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2
.部分职工对新开展的服务领域不适应。
在现在开展的服务中,主动性较差,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上存在一些差距,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习惯上等着别人找上门,有能力就干,没能力就看。一些服务仅限于提供水文资料或者粗浅的技术报告,这样的服务项目,职工还能适应,如果项目涉及新的领域,新的知识,水文职工就有畏难情绪,致使自己的
工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工作水平受到限制,面对新开展的工作,束手无策。近几年,
有些服务项目,由于缺乏人才原因,领导心里没底,不敢接手。从近几年的水文服务工作发展现状来看,许多项目都是全新的,比如涉及生态监测的项目,我省目前一个懂得这方面知识的人才也没有,今年引进了一个,但也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普遍性的问题。
(四)水文服务的政策、体制、机制仍然存在问题
水文服务是大水文的基础。这些年,水文部门在服务工作上作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
2008年为例,水文部门完成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140个,水平衡测试项目
13个,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报告
6个。为社会分析水样
8295个,这些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从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要求来看,从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要求来看,水文服务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这里面有人的问题,上面谈到了,下面主要谈谈制约水文服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1
.服务的相关政策不足,致使水文服务滞后。水文部门开展的服务如水资源论证、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总体上还是局限在水利行业内部,对其他行业、对社会的服务还相当有限。
城市建设、城市供水、城市防洪、城市治污、节水型社会建设、地下水保护行动、生态城市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河流生态调度、湿地生态调水、水权转让、企业节水、灌区节水、应急事件处置、水事纠纷处理和司法鉴定、水景观旅游服务等方面,都需要水文信息,但真正开展的不多。原因主要是
水文服务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尚不健全。比如:对比我省开展水资源论证和水平衡测试两项工作,水资源论证有制度的约束,建设项目取用水资源,必须进行论证,所以水文部门开展这项工作很顺利。而反观水平衡测试,这项工作能够查找用水管网的渗漏部位,计算企业的真正的用水定额,对社会节水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目前只能处在几乎停滞的状态。
2
.水文受水行政职能变化影响,许多服务不易开展。水文服务涉及的水质、地下水、雨量、旱情等监测,这些服务工作经常与环保、国土、气象、农业、卫生等部门交叉,水文部门开展的水平衡测试、城市水文监测等又与国资委、建设部门相交叉,按照国务院新的三定方案,环保部全面负责水污染防治和信息发布;水利部新增了城市地下水资源管理职能,水行政主管部门新旧职能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水文服务工作的开展,河北省水文管理条例规定的水文职责和服务工作许多项难以实现。比如:水文资料的汇交和审查制度难以推广。省防抗办为防汛工作的需要,开展过中库水文资料整编工作,省水利厅政法处为配合水利行政许可,积极推动水文资料审查制度,但如何把这两项事关水文资料的工作在水利系统内部长期坚持下去,如何在全社会推行水文资料的汇交制度和审查制度,仍然是当前的一道难题。
3
.水文管理体制问题是限制水文服务的另一个障碍。水文部门下属的
10个水文局分别驻在设区市,由于是省直属单位,与地方联系少,加上自身级别较低,致使水文服务地方的积极性发挥不出来。据统计,
目前全国已有
15个省区的水文机构先后升格或实行了干部高配,今年
3月,在广西会议上,鄂部长点了河北的名,提出了
1~2年完成升格的要求。另外,对直属水文机构实行省水利厅与驻地市双重管理的工作,有利于加强水文局与驻地的关系,建立沟通的渠道,但我省进展缓慢,以上两件事均需进一步推进。
(五)水文投入严重不足,阻碍了水文服务水平的提高
目前,各级领导部门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以及处理突发性水事件中,均需要水文信息来作辅助决策,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对水文信息提出了“更全更准更快更新”的新要求,就要建设完善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监测体系;快速可靠的水文水资源传输体系;科学准确的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及分析体系;便捷高效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储存、提供体系,改变原有的落后的信息服务模式,而这种改变需要大量基建经费的投入。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增加水文基建费和水文运行经费,已经成为提供优质水文服务的前提,必须着手解决。
三、走大水文发展之路必须解决发展意识和思路问题
(一)走大水文发展之路必须破除人们对大水文观的模糊认识
走大水文发展之路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大水文观。大水文观的理念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仍有部分水文职工在意识上有错误和模糊的认识,主要有以下
4个方面:
1
.不能想像水文也是一个行业,有自卑心理。部分职工认为,水文管理体制几经上下,折腾数次,不是一样行业,而与水文相当的气象、地震、环保等才算是一个行业。
2
.不能跳出水利看水文,有自闭心理。部分职工认为,水文机构受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多年,如果跳出水利看水文,相当于脱离水利的隶属关系,因此,不敢理直气壮地站在水利之外看水文。
2
.不能根植于水利,有自外心理。部分职工认为,水文机构一直是重直管理,尤其驻设区市的水文部门,工作上听命于省级水文机构,自感和当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不够紧密,总觉得自己是水利的“外人”。
4
.不知道自己可以为社会做什么工作,有自馁心理。部分职工认为,社会对水文的认知度很低,一提“水文局”,没几个人能知道这个局能干点什么,所以水文只能在水利工作的范围内开展业务,不能为社会做什么工作,不能融入社会。
通过调查显示,上述“自卑”“自闭”“自外”“自馁”四种心理,在约
60%的水文职工中,甚至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这四种心理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绊脚石,是阻碍水文事业发展的思想瓶颈。
破除上述四种心理,就必须明确大水文的两个基本定位,缺一不可。第一个基本定位就是水文是一个行业,而不仅仅是水利行业的水文。第二个基本定位就是水文必须根植水利,依托水利,面向全社会做好服务。我省水旱灾害特别突出,防御水旱灾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文最早也是起因于治水。同时,在体制上,我们的大多数涉水事务集中由水利部门来负责,水文历来就是为研究解决水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所以水文服务于水利,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另外,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水文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公益性行业,因此要在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提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提供支撑服务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强烈,对此,我们要按照经济社会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也就是要面向全社会提供全面的水文服务。可以说水文服务水利是立身之本,而服务全社会则是发展之路。这两个基本定位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研究。只有明确了定位,我们的工作才能有方向,有重点;才能工作到位,而不是缺位、越位和错位;才能有动力、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二)走大水文发展之路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指导思想
从过去
10年的水文工作实践来看,水文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党委一班人对水文现状敏锐和实时的分析,得益于工作思路的明确,得益于一些举措的得力。如“
12345工程”的提出使水文工作的根本——水文业务得到加强。
39项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办法
解决了水文部门管理上的“点多线长面广”的难题,使我局的管理方式实现了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学知识、长本领、促工作、出成果”活动从制度上解决了职工的业绩考核问题。
开展的全员计算机考试和软件比赛、开展了团体对抗比赛、知识讲座、知识读本编写、水文光荣传统报告团、
致水文子弟职工的一封信、追忆水文生涯,传承水文精神等活动,这些举措,抓住水文一些关键环节,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好的工作思路也不能长期有效,水文局提出,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坚持经常用“三比三看”来衡量水文发展的水平,来衡量水文发展思路正确与否。三比三看是:一是坚持目前的水文与历史上的水文比,看进步有哪些,进步的速度如何;二是坚持河北水文与全省水利厅直单位及全国水文同行比,看各项工作的位次如何,差距在哪里;三是坚持把水文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比,看水文的服务哪些不适应,问题在哪里。
可以说,目前河北水文发展需要对现状进行定位,需要找出不足与差距,需要有新的发展举措,需要一个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水文发展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分析,我们认识到:树立大水文观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前提,统一的水文工作思路明确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核心,向社会提供优质水文服务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基础,实现水文现代化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重点,提高水文基本业务工作质量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支柱,贯彻落实水文条例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根本,培养高素质的水文队伍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保障。
鉴于以上认识,提出我省水文工作的总的发展思路:认清
一个前提
:树立大水文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把握两个基础:提高水文基本业务的水平和能力;提高水文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实现三个转变:从监测服务型水文向技术服务型水文转变;从资料服务型水文向成果服务型水文转变;从水利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打造四个体系:先进完善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监测体系;快速可靠的水文水资源传输体系;科学准确的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及分析体系;便捷高效的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储存、提供体系。提供五个保障:贯彻落实水文条例,提供法制化保障;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测报能力保障;不断提高人才素质,提供智力保障;加强党建工作,提供政治保障;加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保障。
四、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具体对策
(一)向社会提供优质水文服务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基础
水文服务是水文事业立身之本、生存之基、发展之路。水文是为全社会各个部门、各行各业、各类涉水事务提供水文信息服务的行业,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拓宽水文事业的生存空间、作为空间、发展空间。
要树立全方位服务的理念。水文系统要积极主动开展社会服务,要在社会服务上多下功夫,要在公益性社会服务上多做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关系民生,直接面向社会,为公众服务的重要工作。对上述工作中,我们还没有开展的,要抓住薄弱环节,打开局面,实现新的突破。对于已经开展的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评价、水平衡测试、水保方案编制、河道采砂项目论证等方面的工作,要紧抓不放,加强管理,提高水平,保证质量。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可以说,以前我们做了一些服务工作,但与社会的需求比,远远不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生活、休闲、旅游服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与水相关的需求也将逐步提高。要积极探索信息发布模式,使水文服务成为社会需要、百姓关注的服务。只有主动服务,才能优质服务,只有优质服务,才能大有作为,有为才能有位,才能有活力,才能健康发展。只有细化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满足社会对水文
“更全、更准、更快、更新
”的服务要求。
多出好成果,为服务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针对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进行水文科技研究,大力组织水文科技攻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善于在项目中发现和深化科研工作,以项目带动水文科研,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
(二)实现水文现代化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重点
实现水文现代化是时代赋予当代水文人一项意义特别深远,任务特别艰巨,责任特别重大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以对事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积极谋划,严密组织,加强管理,稳步推进。
1.
提高规划计划水平。水文规划计划工作要分析水文站网布设与功能的不足,前瞻性地做好水文规划和计划,加强水文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为提高水文业务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充分认识规划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在水文现代化的进程中,解决民生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防洪保安问题、节水防污问题,以及水资源的配置、调度中的生态问题、水源保护、水土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等等都涉及到了我们水文部门。要开展这些工作,首先应从规划计划入手,做好前期基础性工作。
2.
大力推进水文自动化建设。今年汛前,我局对新建的
6处水情分中心和
412处自动雨量监测站进行了验收,汛期投入使用。今年汛期雨量时段采用
24段制(
1小时)报汛,进一步提高了报汛时效性和准确率。要基本实现水文要素采集的自动化,通过对现有设备和技术的改造,实现铅鱼缆道的全自动化和吊箱缆道的半自动化测流;通过采用
GPS定位技术,实现测船流量测验定位、单条垂线测验的全自动化;采用
ADCP声学多普勒流量剖面仪施测河流流量。要实现水文站水文资料处理计算机化,在测站全面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功能完备的各种水文要素整编软件和处理系统,实现对各类报表、过程线、历史与现实对比图形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实现智能化或以交互方式生成、修改水位流量关系线,率定相关的数学模型或查算表,供流量推算或断面平均含沙量推算使用;能够按《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的要求,完成各类水文资料的整编。
(三)提高水文基本业务工作质量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支柱
我省现有水文站网的总体规模可以基本满足收集中大尺度空间水资源时空分布信息,但在紧密结合社会实时性服务需求方面以及解决社会突出水问题等方面尚显不足。现有站网框架体系是以河流水系为基本单元,以防洪、水利建设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体系,在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恢复等方面尚有不小的缺陷,还不能完全满足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调度、保护的需要。
今后,我局将继续遵循《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的要求优化水文站网,调整现有站网布局,充实发展水文站网,加强水质站网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强化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地表水与地下水监测站点的同步发展,加强测站信息采集与传输的能力建设,力争达到信息面广,代表性强,可快速、灵活体现站网整体功能的目标。通过优化站网,为向社会提供服务奠定基础。
继续精心做好水文测报工作。做好测站任务书和考证簿的重新修订工作,把测站近几年新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指令性任务写进任务书,并切实加强对测站的管理。严格测站人员按规定及时到岗到位,尽职尽责,严格执行测验规范和任务书,施测好每一场洪水过程,记录下完整的水文要素变化过程,杜绝漏测漏报。要求各级报汛人员按照新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报汛时效性和准确率,继续保持水情报汛在全国同行中的领先位置。要求密切关注未控的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遇有局部突发性暴雨洪水,按照预案,及时做好洪水调查和上报工作,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加大水资源水环境监测力度。要求根据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需要,加大水资源水环境监测力度。一是要做好调水监测工作。二是要求加强地下水监测。在做好常规监测的同时,积极开展沧州地下水数据库建设试点工作,重点做好衡水地下水开采量监测试点工作。三是要求加强旱情监测。常规监测要选好监测代表地块,必要时增加测次,掌握旱情信息。重点做好在平原区对未来一旬的土壤墒情进行预测预报工作,更好地提供旱情服务。四是要求加强水环境监测。协助省水利厅做好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供水水源地的保护,并不断提高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细致认真地做好水文资料整编工作。要求按照规范,认真地做好各类水文资料整编和复审工作。组织人力,做好
1992~2005年海河流域年鉴恢复刊印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复刊。
(四)贯彻落实水文条例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根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意义深远,内涵丰富。要把学习条例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好,要不断提高水文执法水平,重点抓好贯彻落实。
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继续
争取出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办法或者修订《河北省水文管理条例》。
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机构升格工作有新突破。
积极争取实现流域重要水文站的“共建共管”和水利厅、设区市对水文的“双重管理”,
争取在双重管理体制,建设资金投入,水文资料审查与使用,水文执法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争取石家庄局的基地建设,高质量完成
秦皇岛局的建局工作。
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行业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河北水文特点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
39项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
使考核办法更科学规范,更贴近实际,更易于操作。
结合开展的“学长促出”活动,积极探索并不断优化对职工学习工作定性定量考核制度,重点是要在坚持巩固原有培训、自学、讲座等措施的基础上,创新方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结合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能者重用、按劳分配、论功行赏的长效激励机制和
科学的行业管理机制。
进一步深化水文改革,
积极稳妥地搞好人事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工作。
要根据水文发展的新形势和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内部机构设置,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改革,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由固定用人制度向合同用人制度转变,探索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灵活用人制度。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注重能力和业绩,从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
(五)培养高素质的水文队伍是走大水文发展之路的保障
坚持实施“人才兴水文”战略,是推进水文事业发展、实现水文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加快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水文人才教育、培养、引进、选拔、聘用的激励机制,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学知识、长本领、促工作、出成果”活动作为我局的一项创新举措,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效果明显,对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必须持续深入开展下去。要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成果评估办法,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加强对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培养。
一是选拔有培养前途的到学校深造;二是通过压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三是搞好“传、帮、带”;四是积极组织青年科技论坛等活动,给中青年技术干部以展示才能、提高素质的舞台。
不断完善基层测站人员的在职教育机制
。一是要加强测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敬业爱岗、献身水文的理念;二是抓好站长的培训,使其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技术业务水平有一个全面的提高;三是持久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四是加强测站职工的交流与上岗培训,提高和强化他们的测报技能。
广泛开展水文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加强与国内同行、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为优秀中青年人才参与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提供机遇,把我省业务技能和技术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经过努力,要使我省水文人才的年龄结构、层次结构、学历结构、干部与工人的比例结构趋向合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结合水文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教育活动,为职工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求实、团结、进取、奉献”的水文行业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水文光荣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