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底)
一、河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
1、2003年8月底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布概况
2003年8月底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14.98m。石家庄、保定全部,邯郸、邢台大部,衡水西北和南部部分县市以及沧州、廊坊、唐山的少部,地下水埋深大于10.0m;其中保定东南部,石家庄、邯郸大部及邢台宁晋泊~大陆泽以西全淡水区,地下水埋深大于20.0m。埋深大于30.0m的有:永年、肥乡、柏乡、任县、平乡、辛集、晋州、藁城、赵县、高邑、正定、满城等12县市,埋深较大的柏乡县48.73m、赵县40.09m。
沧州市南运河沿岸及其沿海和冀东平原东部,地下水埋深小于4.0m,埋深较小的秦皇岛市0.85m,东光1.68m。
其它区域地下水埋深在4.0~10.0m之间。
2、2003年8月底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与5月底比较
河北省平原区2002年9月~2003年8月降水量地区分布总趋势是京津以南平原区南部大,北部小;冀东沿海平原东部大,西部小。从行政分区看,邯郸市降水量最大,为571.7mm,是全省平均降水量的1.25倍;秦皇岛市次之,为546.5mm,是全省平均降水量的1.19倍;保定市降水量最少,为353.9mm,是全省平均降水量的77%。
与5月底比较,2003年8月底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0.20m。邯郸、沧州、秦皇岛大部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大于0.5m,其中秦皇岛市的上升幅度大于1.0m。上升幅度大于2.0m的有:肥乡、临漳、成安、阜城、东光、秦皇岛等,其中上升幅度较大的肥乡4.64m,临漳4.53m。
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市的局部地下水位下降,降幅大于1.0m的有:宁晋、任县、行唐、涿州、易县、满城、安新、顺平、清苑、高阳、三河。其中下降最大的宁晋3.24m。
3、2003年8月底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比较
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原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0.24m。其中邢台大部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小于0.50m,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等市下降幅度大于0.5m,其中保定、廊坊、唐山大部分地区下降幅度超过1.0m。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超过2.0m的有:宁晋、易县、满城、顺平、肃宁、三河、霸州、滦南、丰润。其中下降幅度较大的满城5.87m,三河5.00m。
邯郸、衡水、沧州、秦皇岛的部分县市地下水位回升,衡水、沧州、秦皇岛回升幅度小于0.5m,邯郸大部回升幅度大于1.0m。回升幅度大于2.0m的有:邱县、肥乡、临漳、成安、隆尧、景县。回升最大的肥乡6.10m。
三、深层地下水动态
根据邢台中东部平原与衡水市共23个县、92眼深层地下水观测井资料统计,2003年8月底邢台、衡水两市深层地下水平均埋深分别为55.35m和55.27m。其中埋深超过60米的有:巨鹿、平乡、广宗、威县、南宫、枣强、衡水、武邑、故城、景县、阜城等,埋深最大的南宫74.75m, 枣强71.19m。其中冀枣衡漏斗中心东滏阳站埋深79.90m。
与上年同期比较,邢台中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位下降2.11m,衡水市深层地下水位平均上升3.94m。下降较大的隆尧11.78m;上升较大的,冀州10.94m。其中冀枣衡漏斗中心东滏阳站下降0.47m。
河北平原区地下水动态统计见表1。
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统计表
表1 单位:米

四、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年蓄变量
2003年8月底河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变量较上年同期减少18.81亿m3。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等市的蓄变量减少,其中保定地下水蓄变量减少最多,为14.12亿m3,占全省蓄变量减少量的75%。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秦皇岛等市的蓄变量增加。
河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蓄变量见表2。
本文使用编辑并转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